|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间:2016-07-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 小叶丹 毛泽覃 王尔琢 邓中夏 邓萍 邓演达 冯平 卢德铭 古柏 韦拔群 刘伯坚 刘志丹 寻淮洲 许继慎 阮啸仙 何叔衡 何孟雄 吴焕先 旷继勋 李子洲 李明瑞 李硕勋 杨殷 杨开慧 杨匏安 邱金辉 陈树湘 陈毅安 周逸群 宛希先 恽代英 段德昌 贺昌 贺英 赵博生 夏明翰 钱壮飞 黄公略 曾中生 董振堂 谢子长 鲁迅 蔡申熙 魏野畴 瞿秋白 飞夺泸定桥22勇士 周文雍 陈铁军夫妇 龙华24烈士 罗亦农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受俄国十月革命模式的影响,党在最初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走的都是俄国“城市中心论”的道路,结果均遭到失败。在此情形下,幸存的革命力量被迫转向农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理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傲立、成熟,人民军队在枪林弹雨中锤炼、成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尽管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三支主力红军会合时,人数也减少到4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作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 |